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方小年习俗怎么来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南方小年习俗怎么来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月十五小年的来历?
正月十五是圆月之夜,又赶上是新年的第十五天,俗称半月,所以有些地区将正月十五当作“小年”过。
根据传统习俗,小年应该是腊月23、24,北方人是23,南方人是24;两个地区不一样。: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通常正月十五这天,人们会吃一些汤圆,还会包饺子吃,在晚上的时候,会放烟花,庆祝正月十五。
南北小年的典故?
据说,夏朝时,民间有一个大家尊崇的大神,他就是灶君。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而且在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做祭品。
这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控”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这种仪式就是”送灶”或”辞灶”。
而玉帝呢,便把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有的吉凶祸福交到了灶王爷手里。
你看,这一家人的情况都由灶王爷来把关,其中利害关系不言而喻,所以人们把腊月二十三称为小年。
可是,你打开日历便会发现这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也就是说昨天是北方小年,今天是南方小年。
同样是小年,为什么会有北方和南方的区分?
大家的说法不一,不过有种说法是说古代过小年,官宦之家在二十三,普通老百姓在二十四,而那时的北方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场气息比较重,所以二十三这天被官化;而南方因远离政治中心,便为二十四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在清朝时,皇帝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祀天神,为了节省开支,避免重复祭,在这天开始祭拜灶神。
于是,南北方便有了区别,直到现在。
在中国,小年的到来也就意味着离春节更近了,只不过南方的小年时间跟北方的有些不同,北方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是每年的腊月二十四。
在民间,小年的时候有祭灶扫尘的风俗,而这个风俗背后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传闻当时人间有个很坏的神仙叫三尸神,他特别喜欢跟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跟他报告人间的一些坏话。
而有次,他欺骗玉帝说人间有人想要谋反,玉帝听了之后十分生气,他决定让三尸神下凡,去把那些想要谋反的人家都做上记号,而玉帝打算命人在除夕之夜下凡,将这些做了记号的人家都满门抄斩。
幸亏灶王爷发现的及时,他召集来了各家各户的灶王爷,跟他们商量,在送灶的这天起,到除夕的时候,都要把各家各户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而除夕那天玉帝派遣下凡的官员并没有在百姓家见到三尸神做的记号,同时也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安分守己,禀报了玉帝之后,玉帝这才知道一切都是三尸神的阴谋。
而灶王爷也因为即使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而得到了众人的拥戴,所以从此之后,民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时候就成了小年,都要祭灶扫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方小年习俗怎么来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方小年习俗怎么来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