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人过年前有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山东人过年前有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过年礼节?
山东春节的礼节如下: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和祖先,还要拜长辈。
春节的第一顿饭大都是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山东地区有关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
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
2、贴春联、贴福
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包水饺、炸年货
在山东,包水饺、炸年货是大年三十重要的年事活动,家家户户包水饺、炸年货。早饭后,孩子们开始贴春联,放鞭炮,而家中的女性长辈则开始包水饺,男性长辈则开始炸年货。
山东省新年的风俗?
各地过年的风俗有所不同,东营过年的风俗是,腊月二十三辞灶王,除夕吃年夜饭,守岁,节后走亲访友,看望长辈,为孩子们压岁钱,闺女年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五过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山东磕头磕几个的讲究?
孔孟之乡山东磕头过年
过年磕头跪拜是孔孟之乡的盛大礼节,在山东,过年的那一天,男女老少都得早早的起来山东过年就是在天刚蒙蒙亮,乍起的鞭炮声中,大队人马由南往北地串起来,家族大的人会很多很多很热闹,由最年长者、辈份最大者拜起,远亲放到最后,就是登门问候一下。如今过年磕头的规矩也没有那么讲究了,很多时候大多是走个过场。磕完就走,最多随便聊上几句,有时候磕与不磕以及不太重要了,人到了就是头,主要是人情淡薄了,除了自家至亲,跪拜的时候心中还有敬与爱,所以说,磕头跪拜在此时不算是陋习,而是人们表示尊敬的方式。
晚辈的礼仪
下跪磕头其实是有讲究的,要按照规矩来,一般是给自家人磕三个头 给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就磕一个。 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必须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一般给神佛磕头时,手是需要正反一下的,表示清白。所以说,大家一定要记住怎样磕头。
长辈的礼仪
不光是磕头的晚辈们要遵守礼仪,被跪拜的长辈也要遵守礼仪每逢初一都要提前在地上铺上垫子,以防来磕头的晚辈弄脏了新衣服。晚辈要先说句:“给XX磕头啦。”而后双膝先后弯曲跪下、手扶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的动作,然后起立侧身站着。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糖果、烟、瓜子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所以说磕头跪拜,但晚辈对长辈是敬重,长辈对晚辈是喜爱,晚辈对长辈是敬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人过年前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人过年前有什么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