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习俗及寓意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习俗及寓意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满月习俗有哪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的是一山一河之隔就不同,有的一村一寨之别就不同,有的是同姓不同族也有不同。满月的风俗习惯也是这样,有,但会不同,不是处处同一的。我是广西梧州岑溪的,我就将我知道的说说。
在我这里,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习俗影响,生男生女满月习俗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无论生男生女,妇女生孩叫“作月”或“生月”,生孩妈享有极高待遇,但也多避忌,月妈不可以随便出房出屋见生人,不可以热着凉着饿着,什么都要人服侍着,不可以抱不满月的孩子外出露天露脸。首个进入产妇屋的叫“踏头”,是要封红包利士的,外人是不可以进产妇房的。在吃上也有诸多讲究,产妇要多吃补品,又不可随便什么补品都吃,主要以吃鸡与蛋,吃鸡与蛋也有宜忌讲究,甚至雌雄,及做法都有讲究的,产妇要避生水,不可吃生冷隔东西,小孩要洗几次生草药水,生后三朝要“抛(泡)姜”,作担,以隆重行礼方式告知娘家,然后娘家要“送鸡“,更依据生男生女不同而置办礼物一起和“送鸡”送去(少则六七个,多则十几二十多个,以将要生蛋的鸡为主,若是生头胎,还要有不阉的公鸡,这送鸡的外婆“担”是不易做的,花钱不少)。
在我地生男叫添丁,习惯上不摆满月酒,当外婆“送鸡担”送来时会请最亲的亲朋先贺一贺,摆上几桌,那敬神祭祖拜社庙的仪式是少不了的,到来年正月初九或初十,还要作“上灯”请“上灯酒”极隆重的庆贺一番。生女就没上个待遇了。所以就会习惯请“满月酒”。满月之后,母子才可出屋出门,到外面去,不再避讳什么。满月后,习惯上母子会置礼作担去娘家,娘家还礼,要给红包,要做“过天云”送回(如大饼),总之生儿不简单,习俗规矩避忌不少,现今已移风易俗,但还有一些人还尊从习俗行事,摆酒送鸡什么的少不了,人情礼尚往来,仪式可简,礼物少不得。
礼仪的含义是什么?
礼仪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既可以指在较大、较正规场合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也可以泛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礼貌礼节。
拓展资料: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文化就是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旧礼制是为古代统治阶级服务的,礼仪是封建礼制在社会生活种程式化或名物化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等级++的派生物,直接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现代社会,在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借鉴、继承优秀的传统礼仪,摒弃传统礼仪中落后的烦琐的内容。现代礼仪一方面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纯粹的交往形式。与传统的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所具有或反映的文化内涵已大为减少,它是以现代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前提的。
英语中"礼仪" -词"etiquette" 是由法语演变而来的。法语原意是指法庭上的“通行证”,
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上面写有进入法庭时应遵守的事项,作为入庭后的行为准则。后来,各种其他场合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由繁而简,形成体系,逐渐得到人们的公认,成为共同遵守的礼仪。可见,礼仪是-种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被周围人员所接受,并得到尊重与好感的"通行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习俗及寓意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习俗及寓意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