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含义_初一到初五的拜年流程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3 17:57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年初一和初五习俗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年初一和初五习俗有什么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含义?

1:年初一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2:初二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

3:初三小年期,即天庆节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含义_初一到初五的拜年流程 - 星座运势

4:初四迎灶神,初四是欢迎灶神回到民间并带来好运和幸福的一天

5: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6:初六送穷鬼,: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7:初七人日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初一到初五的拜年流程?

正月初一

这一天最重要的便是“开门炮仗”,要在早晨开门大吉,先烧爆竹,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从年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主题。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拜岁神。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正月初二

早上拜祭天地神灵,之后是烧炮、烧纸宝,最后开始吃"开年饭",而且这一顿的饭菜有很多,一般准备为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正月初三

这一天不宜出门,传统习俗是烧门神纸,这一天更不适合拜年,出门容易与他人起争执。

正月初四

初四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而且送神要从一大早就开始,接神则可以放在下午,同时要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传统习俗是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而在这一天要迎财神,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财运亨通,日进斗金。因而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主要就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初一的饺子和初五的饺子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初一饺子有包硬币的,年味重,喻意深,大吉大利,财源旺盛,节节盼盼,喜迎新春。

而初五的饺子,面馅一样,不包钱币了,过罢破五,意味着大年过头了,只乘元宵节。

大年风俗和禁忌?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年初一和初五习俗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年初一和初五习俗有什么区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