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过春节有什么独特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西过春节有什么独特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山西有哪些习俗?
山西长治的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 2月1日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 2月2日
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 2月3日
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 2月4日
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 2月5日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 2月6日
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 2月7日
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 2月8日
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 2月9日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 2月10日
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 2月11日
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间。
大年初五 2月12日
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 2月13日
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 2月14日 情人节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 2月15日
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 金。
山西地区的习俗?
山西的民风民俗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
山西大同有哪些民风民俗?
山西大同的春节的习俗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大同人婚丧嫁娶、圆锁、开业一切庆典都要吃一种食品,就是油炸糕。糕,寓意为:高升旺长,节节高,高官厚禄。是跟高有连系的一切美好愿望。糕是最为讲究的一种食物。只有主人觉得你是贵宾、贵客才会给你做油炸糕吃。
二月二,龙抬头,是大同的主要民俗之一。
大同旧时农历二月初二,清早,各户按当年治水龙钱的数目放置到茶壶内,所谓治水龙钱数目是指农历正月第一个辰日为初几,即是几龙治水;再就是以治水龙钱数来预测年景的好坏。
各户提壶去井中汲水,打满水后边走边洒,到家门口停,将剩余的水和钱一起倒入水瓮,这就叫“引龙钱”。中午各家各户吃面条或土豆粉条,称为“挑龙尾”。这日,男女老少,修剪头发,名为“龙抬头”。
大同风俗之一,出生俗
大同地区,在婴儿出生后,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须给新生婴儿赠送衣服、被褥、枕头、鞋袜等礼物。在孩子生下12天时,亲友中的妇女,要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名曰:打听。要给产妇带来些红糖、挂面、蛋糕等礼物,表示慰问。产妇家中也须设便饭招待客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过春节有什么独特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过春节有什么独特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