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
子夏易传 旧本题卜子夏撰。原书久佚,流传于世者有数种,皆系后人伪作。其一为西汉刘歆《七略》所著录,王俭《七誌》称其为西汉韩婴所作;其二为《隋书.经籍誌》所著录,仅二卷,乃魏晋间人伪作。隋唐时人将此视为解《易》最古之书,学者常相称引。唐开元七年,玄宗曾欲颁行天下,令儒官详定,因刘知儿、司马贞等人力议其伪而作罢(事见《唐会要》卷七十七)。此书于代宗后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本。其三为《宋史.艺文誌》所著录,共十卷,宋晁说之《传易堂记》称其为唐末张弧所撰。此书以王弼《周易注》为底本,阐述义理。以儒家之“王道”与《周易》相附会。其四为今传本,十一卷。为何人之伪作,尚不详。《子夏易传》,收入纳兰性德《通誌堂经解》、张海鹏《学津讨源》及吴骞之义疏中,吴氏义疏较他书为精审,李氏木犀轩有稿本。清张澍据唐孔颍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诸书所引辑成《子夏易传》一卷,收入《二酉堂丛书》;另有清黄奭及孙冯翼之辑本,分别收入《汉学堂丛书》及《孙氏五种》。
周易丁氏传 西汉丁宽撰,清马国翰辑。二卷。《汉书.儒林传》称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艺文誌》载丁氏易八篇。《隋书.经籍誌》未著录,则其书于隋时已佚。清马国乾采摭遗文,辑为二卷。其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之《子夏易传》下引荀勖云∶“丁宽所作”,谓丁氏传一子夏而成,或如毛苌之于诗传,故既辑录《子夏易传》,又以《子夏易传》为《丁氏易传》。《文苑英华》载唐司马贞云∶“王俭《七誌》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又《汉书.艺文誌》载《易》十三家,有“韩氏二篇”,注“名婴”,韩氏二篇即《子夏易传》。荀勖乃晋人,所处时代远后于刘向。而国翰不从刘向之说,徒据荀勖一语,遽以《子夏易传》属之于宽,殊为未审。收入《玉山房辑佚一书》。
周易淮南九师道训 西汉淮南九师,甭马国翰辑。一卷。《汉书.艺文誌》载《易》十三家,有《淮南道训》二篇。注云∶“淮南王安能明《易》者九人,号九师。”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云∶“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等作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书唐初尚存。马国翰据《淮南鸿列》所引,辑为一卷,然遗漏者颇多。近人撰《淮南子周易古义》,徵引颇详。其书义蕴宏深,与《文言》、《系辞》相表里。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灵棋经 旧本题西汉东方朔撰,或题淮南王刘安撰。二卷。为后世术士所依托。《隋书.经籍誌》著录《十二灵棋卜经》一卷。在此之前,《南史》已载“客从南来,遗我良材,宝货珠玑,金碗玉杯”之繇,此为《灵棋经》第三十七卦象词,则其书当出自六朝以前。其法以棋十二枚,刻上、中、下字,四掷而成卦,以其所掷面背相乘,得一百二十四卦,每卦各有爻词。《宋史.艺文誌》载李进注《灵棋经》一卷,已佚。《明史.艺文誌》载明初刘基仿照《周易象传》之体,为之作注,以申明其义。刘基于《后序》中谈及《灵棋经》之大要,其称∶《灵棋》象《易》而作,以“三”为经,“四”为纬。“三”以“上”为君,“中”为臣,“下”为民。“四”以“一”为少阳,“二”为少阴,“三”为太阳,“四”为老阴。少与少为偶,老阴与太阳为敌。得偶而悦,得敌而争。或失其道而偶反为仇,或得其行而敌反为用。阳多者道同而助,阴盛者志异而乖。有天一阁本,后采入《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
易林 旧本题西汉焦赣(字延寿)撰。十六卷。明郑晓《古言》、清顾炎武《日知录》以焦延寿为汉昭、宣二帝时人,而其书多引昭、宣以后之事,故疑为东汉以后他人所依托。清人沈炳巽《权斋老人笔记》、牟庭《翟云升易林校略序》考证为东汉崔篆所作。其书以一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用以占验吉凶。为后之以术数谈《易》者所推崇。有士礼居黄氏刻本,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刊《汉魏丛书》本。
周易京氏章句 西汉京房(君明)撰,清马国翰辑。一卷《经典释文.叙录》载《京房章句》十二卷,又引《七录》云十卷,录一卷目。《隋书.经籍誌》云“十卷”。马国翰采辑唐孔颍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地《周易集解》及北宋晁说之、吕祖谦等所引,为一卷。其与张惠言《易义别录》所辑相出入,晁说之《易训诂传》、吕祖谦《古易音训》所引者,惠言均遗之。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京氏易传 西汉京房撰。三卷。三国吴人陆绩注。《汉书.艺文誌》作十一篇,与今本不同。《文献通考》作四卷,将《杂占条例》一卷和《易传》三卷合为一书。《搜神记》等书引京房《易传》,其文大多不见于此书,疑为另一书。其书虽以《易传》命名,并不注释经文,也不附合《易》义。而以乾、坤为根本,以坎、离为性命,统摄六十四卦,用世应、飞伏、游魂、归魄等解说爻、卦之关系,实为象数之学。上、中两卷释卦。以八卦分八宫,每一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魄诸例;下卷总论象数与卦爻之关系。首论圣人作《易》揲蓍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气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鬼等爻。龙德、虎形、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京房传焦延寿之学,而推衍灾样,更甚于延寿。《京氏易传》以阴阳五行之说,把自然界之灾变现象,附会成人事变化中祸福之迹兆,宣扬“天人感应”。后世钱卜之法,即出于此。京房之著作多达十四种,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已佚十三种,唯此书得传。有清乾隆五十六年金溪王氏重刊《汉魏丛书》本、天一阁刊本、张海鹏《学津讨源》本、沈果堂校本。
京氏易 西汉京房(君明)撰,清王保训辑。八卷。京房解《易》著作,除《京氏易传》三卷留传于世外,其它著作,皆已失传。王保训于《汉魏丛书》所收《京氏易传》三卷之外,采录遗文,辑为《京氏易》八卷。卷一为《周易章句》∶卷二为《易传》;卷三、卷四为《易占》;卷五为《易妖占》、《易飞候》;卷六为《别对灾异》、《易说》、《五星占》、《风角要占》;卷七为《外传》;卷八为《灾异后序》、《周易集林》、《易逆刺》、《律术》。卷首附载《序录》、《传述》、《论证》三篇。全书约四万馀字。京房说《易》之散见遗文,大辑录在内。有《木犀轩丛书》本。
太玄经 亦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为《太元经》。西汉扬雄撰。《新唐书.艺文誌》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其书模仿《周易》体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以模仿《周易》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赞辞,相当于《周易》之爻辞。《周易》有《彖传》、《象传》等“十翼”,作补充说明,《太玄经》亦作《玄冲》、《玄摛》等十篇作补充说明。“玄”,意为玄奥,源出《老子》“玄之又玄”。《太玄经》以“玄”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扬雄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成,描绘了一个世界图式。提出“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等观点。《太玄经》含有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作了阐述。认为事物皆按九个阶段发展,在每一首“九赞”中,皆力求写出事物由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变过程,甚至说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属”。凡事都用“九”去硬套,反映了扬雄的形而上学观点。东汉宋衷及三国吴人陆绩曾为《太玄经》作注,晋人范望又删定二家之注,并自注赞文。另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清人陈本礼《太玄阐秘》等。《太玄经集注》有清嘉庆刻本,《太玄阐秘》有清末刻本。
易纬 解释《周易》经传文之纬书,称为《易纬》。《易纬》共有八种∶《乾坤凿度》、《乾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及《坤灵图》。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誌》误将《乾坤凿度》及《周易乾凿度》并为一书,后《永乐大同伴》亦合加标目,致有《易纬》七种之说。其成书年代,历代争议颇多,以南朝刘勰“纬起哀平”(即纬书始于汉哀帝与汉平帝之间)说为是。即当成于西汉后期。其八种,皆为东汉郑玄所注。原书因隋炀帝禁毁而失传,后人有辑佚本。明孙《古微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黄奭《汉学堂丛书》均有辑录。以赵在翰所辑《七纬》和乔松年《纬捃》较为完备。
乾坤凿度 《易纬》八种之一。亦称《坤凿度》。二卷。《隋书.经籍誌》、《新唐书.艺文誌》及宋王尧臣《崇文总目》均未著录。至宋元年间始同。《绍兴书目》有《仓颉注凿度》二卷,当为宋人所依托。其书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论四门、四正、取象、取物,以至卦爻蓍策之数;下篇论坤有十性,而推及于荡配、凌配,又杂引《万形经》、《地形经》、《制灵经》、《蓍成经》及《含灵孕》诸纬书之文。内容多属荒诞不稽,文字亦晦涩难懂
周易乾凿度 《易纬》八种之二。亦称《易纬乾凿度》、《乾凿度》二卷。东汉郑玄注。“乾”指天;“凿”,意为开凿;“度”指路。“乾凿度”,含有开闢通向天上之路之义。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天地篇》中曾引用《乾凿度》之文,则其书于东汉初年已流行。上卷解说《周易》之性质、八卦之起源、卦爻象之结构及筮法之体例;下卷论证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阴阳之数。书中许多地方对《京氏易传》进行了阐发,对汉唐《易》学之发展起过很大影响。《汉书》、南北朝诸史及唐孔颍达《五经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常相徵引。《乾凿度》提出比较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其图式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万物。认为由“寂然无物”之“太易”到“太始”,乃从无形到有形之过程;“太易”是“未见气”之虚无寂静状态。“太初”为“气之始”,至“太始”阶段才有形可见。“形变而有质”为“太素”。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即“浑沦”,“浑沦”又称“一”,即“太极”。由“太极”一分为二,“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再由天地产生人与万物。其天地万物生成说被后之道家和道教所吸取,宋明理学也受其影响。其书还论证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的合理性。认为《易》之作用乃“理人伦而明王道”,大肆宣扬天人感应论。其太乙行九宫法,即后世《洛书》所从出。
周易参同契 早期道家炼丹理论著作之一。据现存最早注本唐代注本托名阴长生以及《正统道藏》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序》,作者有徐从事、淳于叔通、魏伯阳等人。这与内容文字有矛盾及其非一人一时之作相符合。原书今本三卷,五千六百馀字。有“万古丹经王”之誉。南宋朱熹谓此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也为诸多注家所共信。原书说∶“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内一,俱出径路。”彭晓《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云∶“参同契者,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诸丹经理通而义合也。”故此《周易参同契》是关于《周易》理论、黄老学说、炼丹实践三合一的著作。全书论述鼎器、药物火候三大内容。鼎器主要是叙述“偃月炉”、“鼎器歌”,以《周易》乾坤二卦代表上鼎下炉。药物主要是铅汞二元配料,以金水、金木、金火表示,也以坎离二卦和白虎、青龙、金公、女表示;产物是“还丹”。火候表示为《周易》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决、乾、姤、遁、否、观、剥、坤。《周易参同契》由外丹金石而内丹气功,以船、汞分别代表人体肾、心及其体液和功能,言坎离、水火、龙虎之要,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候,给中国炼丹术以极大的影响。这表现在∶(1)《周易参同契》为道家丹法理论之源;(2)为道家丹术隐名之源;(3)为道家宋元明清南、北、中、东、西各派所崇奉。至今仍为道家功法四大经典之一。《周易参同契》是中国也是世界炼丹史现存最早的著作之一,由于戴维斯、吴鲁强的译介,世界炼丹名著多种(如泰勒、荷姆拉德,瑞德,莱斯特诸家)以及《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1980)、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五卷三分卷(1976)、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全集》第十二、十三、十四卷等,均对《周易参同契》加以介绍。与西方炼丹术现存最早的公元四世纪的《圣马克书稿》只有孤本保存不同,《周易参同契》翻刻数百次,化身万千,注本据记载统计,约四十馀家,现可找到注本、批校本三十四、五种。《正统道藏》映、容、止、若四字号收《参同契》注八家十种,《四库全书总目》有《参同契》提要十一种,其中存目书五种,文渊阁《四库全书》收注本六种。道藏和《四库全书》两大丛书共同收入的有∶五代彭晓的《周易参同契通真义》、《鼎器歌明镜图》,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宋、元之际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释疑》。《道藏》另有(唐)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唐(托名)阴长生《周易参同契(注)》。宋映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宋储华谷《周易参契注》。《四库全书总目》另有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明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等。存目书∶明张位《周易参同契注解》清李光地《参同契章句》清陈兆成《参同契注》,清袁仁林《古文周易参同契注》,清刘吴龙《古参同契集注》。两大丛书之外的重要注本,有明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清陶素耜《周易参同契脉望》清仇兆鏊《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清董德宁《周易参同契正义》,清刘一明《参同契直指》等。各家注本,于功法上各有所见,同中有异。
五相类相传东汉魏伯阳撰。据署名葛洪《神仙传》∶“(魏)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别本作《五相类》)凡三卷,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隋书.经籍誌》犹不载。《旧唐书.经籍誌》丙部五行类∶“《周易参同契》二卷,魏伯阳撰。《新唐书.艺文誌》五行类:“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二卷,又《五相类》一卷”。唐宋有阐发五相类之著作,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似”字号有《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初唐,托名阴长生撰)、《参同契五相类秘要》(正文唐代、托名魏伯阳;注文卢天骥,十二世纪初)、《阴真君金石五相类》(初唐,托名)。托名阴长生注《参同契》云∶“魏公恐学者难悟,故润色于其中,更撰《五相类》以证其《易》道。《五相类》者,以五行相类也。”后蜀彭晓注∶“且复撰此《五相类》一篇,补塞遗脱,则乾坤、阴阳、五行、终始之情性尽矣,还丹首尾法象之文旨备矣。”储华谷与陈显微、映字号无名氏均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宋代以后均认为书名《五相类》,或《五行相类》。相类为可以相互作用的同类事物,《周易》仅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无五行,《五相类》则系五行归类事物之相类。
三相类即《五相类》一书之异题,自元代俞琰起认为应为《三相类》。杨慎古文本及其他白文本多如此。俞琰《席上腐谈》卷下云∶“《三相类》者,太易也,黄老也,炉火之事也。三者之阴阳造化,盖相类也,参即三也,同即相也,契即类也。”朱元育注《参同契》云∶“然则御政也,养性也,伏食也,总括三则曰三相类,一言以蔽之,则曰大易性情而已。盖日月为易,只是坎离二物,一阴一阳,一性一情,究不过身必两字,更能以中黄真意,和合身心两者归中,便是冒天下之道。黄老之所养,养此而已;炉火之所炼,炼此而已。此其所以为《三相类》也,此《三相类》之所以为《参同契》也。”
子夏易传 旧本题卜子夏撰。原书久佚,流传于世者有数种,皆系后人伪作。其一为西汉刘歆《七略》所著录,王俭《七誌》称其为西汉韩婴所作;其二为《隋书.经籍誌》所著录,仅二卷,乃魏晋间人伪作。隋唐时人将此视为解《易》最古之书,学者常相称引。唐开元七年,玄宗曾欲颁行天下,令儒官详定,因刘知儿、司马贞等人力议其伪而作罢(事见《唐会要》卷七十七)。此书于代宗后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本。其三为《宋史.艺文誌》所著录,共十卷,宋晁说之《传易堂记》称其为唐末张弧所撰。此书以王弼《周易注》为底本,阐述义理。以儒家之“王道”与《周易》相附会。其四为今传本,十一卷。为何人之伪作,尚不详。《子夏易传》,收入纳兰性德《通誌堂经解》、张海鹏《学津讨源》及吴骞之义疏中,吴氏义疏较他书为精审,李氏木犀轩有稿本。清张澍据唐孔颍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诸书所引辑成《子夏易传》一卷,收入《二酉堂丛书》;另有清黄奭及孙冯翼之辑本,分别收入《汉学堂丛书》及《孙氏五种》。
周易丁氏传 西汉丁宽撰,清马国翰辑。二卷。《汉书.儒林传》称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艺文誌》载丁氏易八篇。《隋书.经籍誌》未著录,则其书于隋时已佚。清马国乾采摭遗文,辑为二卷。其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之《子夏易传》下引荀勖云∶“丁宽所作”,谓丁氏传一子夏而成,或如毛苌之于诗传,故既辑录《子夏易传》,又以《子夏易传》为《丁氏易传》。《文苑英华》载唐司马贞云∶“王俭《七誌》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又《汉书.艺文誌》载《易》十三家,有“韩氏二篇”,注“名婴”,韩氏二篇即《子夏易传》。荀勖乃晋人,所处时代远后于刘向。而国翰不从刘向之说,徒据荀勖一语,遽以《子夏易传》属之于宽,殊为未审。收入《玉山房辑佚一书》。
周易淮南九师道训 西汉淮南九师,甭马国翰辑。一卷。《汉书.艺文誌》载《易》十三家,有《淮南道训》二篇。注云∶“淮南王安能明《易》者九人,号九师。”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云∶“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等作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书唐初尚存。马国翰据《淮南鸿列》所引,辑为一卷,然遗漏者颇多。近人撰《淮南子周易古义》,徵引颇详。其书义蕴宏深,与《文言》、《系辞》相表里。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灵棋经 旧本题西汉东方朔撰,或题淮南王刘安撰。二卷。为后世术士所依托。《隋书.经籍誌》著录《十二灵棋卜经》一卷。在此之前,《南史》已载“客从南来,遗我良材,宝货珠玑,金碗玉杯”之繇,此为《灵棋经》第三十七卦象词,则其书当出自六朝以前。其法以棋十二枚,刻上、中、下字,四掷而成卦,以其所掷面背相乘,得一百二十四卦,每卦各有爻词。《宋史.艺文誌》载李进注《灵棋经》一卷,已佚。《明史.艺文誌》载明初刘基仿照《周易象传》之体,为之作注,以申明其义。刘基于《后序》中谈及《灵棋经》之大要,其称∶《灵棋》象《易》而作,以“三”为经,“四”为纬。“三”以“上”为君,“中”为臣,“下”为民。“四”以“一”为少阳,“二”为少阴,“三”为太阳,“四”为老阴。少与少为偶,老阴与太阳为敌。得偶而悦,得敌而争。或失其道而偶反为仇,或得其行而敌反为用。阳多者道同而助,阴盛者志异而乖。有天一阁本,后采入《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
易林 旧本题西汉焦赣(字延寿)撰。十六卷。明郑晓《古言》、清顾炎武《日知录》以焦延寿为汉昭、宣二帝时人,而其书多引昭、宣以后之事,故疑为东汉以后他人所依托。清人沈炳巽《权斋老人笔记》、牟庭《翟云升易林校略序》考证为东汉崔篆所作。其书以一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用以占验吉凶。为后之以术数谈《易》者所推崇。有士礼居黄氏刻本,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刊《汉魏丛书》本。
周易京氏章句 西汉京房(君明)撰,清马国翰辑。一卷《经典释文.叙录》载《京房章句》十二卷,又引《七录》云十卷,录一卷目。《隋书.经籍誌》云“十卷”。马国翰采辑唐孔颍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地《周易集解》及北宋晁说之、吕祖谦等所引,为一卷。其与张惠言《易义别录》所辑相出入,晁说之《易训诂传》、吕祖谦《古易音训》所引者,惠言均遗之。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京氏易传 西汉京房撰。三卷。三国吴人陆绩注。《汉书.艺文誌》作十一篇,与今本不同。《文献通考》作四卷,将《杂占条例》一卷和《易传》三卷合为一书。《搜神记》等书引京房《易传》,其文大多不见于此书,疑为另一书。其书虽以《易传》命名,并不注释经文,也不附合《易》义。而以乾、坤为根本,以坎、离为性命,统摄六十四卦,用世应、飞伏、游魂、归魄等解说爻、卦之关系,实为象数之学。上、中两卷释卦。以八卦分八宫,每一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魄诸例;下卷总论象数与卦爻之关系。首论圣人作《易》揲蓍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气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鬼等爻。龙德、虎形、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京房传焦延寿之学,而推衍灾样,更甚于延寿。《京氏易传》以阴阳五行之说,把自然界之灾变现象,附会成人事变化中祸福之迹兆,宣扬“天人感应”。后世钱卜之法,即出于此。京房之著作多达十四种,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已佚十三种,唯此书得传。有清乾隆五十六年金溪王氏重刊《汉魏丛书》本、天一阁刊本、张海鹏《学津讨源》本、沈果堂校本。
京氏易 西汉京房(君明)撰,清王保训辑。八卷。京房解《易》著作,除《京氏易传》三卷留传于世外,其它著作,皆已失传。王保训于《汉魏丛书》所收《京氏易传》三卷之外,采录遗文,辑为《京氏易》八卷。卷一为《周易章句》∶卷二为《易传》;卷三、卷四为《易占》;卷五为《易妖占》、《易飞候》;卷六为《别对灾异》、《易说》、《五星占》、《风角要占》;卷七为《外传》;卷八为《灾异后序》、《周易集林》、《易逆刺》、《律术》。卷首附载《序录》、《传述》、《论证》三篇。全书约四万馀字。京房说《易》之散见遗文,大辑录在内。有《木犀轩丛书》本。
太玄经 亦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为《太元经》。西汉扬雄撰。《新唐书.艺文誌》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其书模仿《周易》体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以模仿《周易》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赞辞,相当于《周易》之爻辞。《周易》有《彖传》、《象传》等“十翼”,作补充说明,《太玄经》亦作《玄冲》、《玄摛》等十篇作补充说明。“玄”,意为玄奥,源出《老子》“玄之又玄”。《太玄经》以“玄”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扬雄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成,描绘了一个世界图式。提出“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等观点。《太玄经》含有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作了阐述。认为事物皆按九个阶段发展,在每一首“九赞”中,皆力求写出事物由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变过程,甚至说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属”。凡事都用“九”去硬套,反映了扬雄的形而上学观点。东汉宋衷及三国吴人陆绩曾为《太玄经》作注,晋人范望又删定二家之注,并自注赞文。另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清人陈本礼《太玄阐秘》等。《太玄经集注》有清嘉庆刻本,《太玄阐秘》有清末刻本。
易纬 解释《周易》经传文之纬书,称为《易纬》。《易纬》共有八种∶《乾坤凿度》、《乾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及《坤灵图》。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誌》误将《乾坤凿度》及《周易乾凿度》并为一书,后《永乐大同伴》亦合加标目,致有《易纬》七种之说。其成书年代,历代争议颇多,以南朝刘勰“纬起哀平”(即纬书始于汉哀帝与汉平帝之间)说为是。即当成于西汉后期。其八种,皆为东汉郑玄所注。原书因隋炀帝禁毁而失传,后人有辑佚本。明孙《古微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黄奭《汉学堂丛书》均有辑录。以赵在翰所辑《七纬》和乔松年《纬捃》较为完备。
乾坤凿度 《易纬》八种之一。亦称《坤凿度》。二卷。《隋书.经籍誌》、《新唐书.艺文誌》及宋王尧臣《崇文总目》均未著录。至宋元年间始同。《绍兴书目》有《仓颉注凿度》二卷,当为宋人所依托。其书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论四门、四正、取象、取物,以至卦爻蓍策之数;下篇论坤有十性,而推及于荡配、凌配,又杂引《万形经》、《地形经》、《制灵经》、《蓍成经》及《含灵孕》诸纬书之文。内容多属荒诞不稽,文字亦晦涩难懂
周易乾凿度 《易纬》八种之二。亦称《易纬乾凿度》、《乾凿度》二卷。东汉郑玄注。“乾”指天;“凿”,意为开凿;“度”指路。“乾凿度”,含有开闢通向天上之路之义。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天地篇》中曾引用《乾凿度》之文,则其书于东汉初年已流行。上卷解说《周易》之性质、八卦之起源、卦爻象之结构及筮法之体例;下卷论证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阴阳之数。书中许多地方对《京氏易传》进行了阐发,对汉唐《易》学之发展起过很大影响。《汉书》、南北朝诸史及唐孔颍达《五经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常相徵引。《乾凿度》提出比较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其图式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万物。认为由“寂然无物”之“太易”到“太始”,乃从无形到有形之过程;“太易”是“未见气”之虚无寂静状态。“太初”为“气之始”,至“太始”阶段才有形可见。“形变而有质”为“太素”。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即“浑沦”,“浑沦”又称“一”,即“太极”。由“太极”一分为二,“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再由天地产生人与万物。其天地万物生成说被后之道家和道教所吸取,宋明理学也受其影响。其书还论证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的合理性。认为《易》之作用乃“理人伦而明王道”,大肆宣扬天人感应论。其太乙行九宫法,即后世《洛书》所从出。
周易参同契 早期道家炼丹理论著作之一。据现存最早注本唐代注本托名阴长生以及《正统道藏》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序》,作者有徐从事、淳于叔通、魏伯阳等人。这与内容文字有矛盾及其非一人一时之作相符合。原书今本三卷,五千六百馀字。有“万古丹经王”之誉。南宋朱熹谓此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也为诸多注家所共信。原书说∶“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内一,俱出径路。”彭晓《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云∶“参同契者,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诸丹经理通而义合也。”故此《周易参同契》是关于《周易》理论、黄老学说、炼丹实践三合一的著作。全书论述鼎器、药物火候三大内容。鼎器主要是叙述“偃月炉”、“鼎器歌”,以《周易》乾坤二卦代表上鼎下炉。药物主要是铅汞二元配料,以金水、金木、金火表示,也以坎离二卦和白虎、青龙、金公、女表示;产物是“还丹”。火候表示为《周易》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决、乾、姤、遁、否、观、剥、坤。《周易参同契》由外丹金石而内丹气功,以船、汞分别代表人体肾、心及其体液和功能,言坎离、水火、龙虎之要,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候,给中国炼丹术以极大的影响。这表现在∶(1)《周易参同契》为道家丹法理论之源;(2)为道家丹术隐名之源;(3)为道家宋元明清南、北、中、东、西各派所崇奉。至今仍为道家功法四大经典之一。《周易参同契》是中国也是世界炼丹史现存最早的著作之一,由于戴维斯、吴鲁强的译介,世界炼丹名著多种(如泰勒、荷姆拉德,瑞德,莱斯特诸家)以及《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1980)、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五卷三分卷(1976)、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全集》第十二、十三、十四卷等,均对《周易参同契》加以介绍。与西方炼丹术现存最早的公元四世纪的《圣马克书稿》只有孤本保存不同,《周易参同契》翻刻数百次,化身万千,注本据记载统计,约四十馀家,现可找到注本、批校本三十四、五种。《正统道藏》映、容、止、若四字号收《参同契》注八家十种,《四库全书总目》有《参同契》提要十一种,其中存目书五种,文渊阁《四库全书》收注本六种。道藏和《四库全书》两大丛书共同收入的有∶五代彭晓的《周易参同契通真义》、《鼎器歌明镜图》,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宋、元之际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释疑》。《道藏》另有(唐)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唐(托名)阴长生《周易参同契(注)》。宋映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宋储华谷《周易参契注》。《四库全书总目》另有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明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等。存目书∶明张位《周易参同契注解》清李光地《参同契章句》清陈兆成《参同契注》,清袁仁林《古文周易参同契注》,清刘吴龙《古参同契集注》。两大丛书之外的重要注本,有明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清陶素耜《周易参同契脉望》清仇兆鏊《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清董德宁《周易参同契正义》,清刘一明《参同契直指》等。各家注本,于功法上各有所见,同中有异。
五相类相传东汉魏伯阳撰。据署名葛洪《神仙传》∶“(魏)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别本作《五相类》)凡三卷,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隋书.经籍誌》犹不载。《旧唐书.经籍誌》丙部五行类∶“《周易参同契》二卷,魏伯阳撰。《新唐书.艺文誌》五行类:“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二卷,又《五相类》一卷”。唐宋有阐发五相类之著作,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似”字号有《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初唐,托名阴长生撰)、《参同契五相类秘要》(正文唐代、托名魏伯阳;注文卢天骥,十二世纪初)、《阴真君金石五相类》(初唐,托名)。托名阴长生注《参同契》云∶“魏公恐学者难悟,故润色于其中,更撰《五相类》以证其《易》道。《五相类》者,以五行相类也。”后蜀彭晓注∶“且复撰此《五相类》一篇,补塞遗脱,则乾坤、阴阳、五行、终始之情性尽矣,还丹首尾法象之文旨备矣。”储华谷与陈显微、映字号无名氏均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宋代以后均认为书名《五相类》,或《五行相类》。相类为可以相互作用的同类事物,《周易》仅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无五行,《五相类》则系五行归类事物之相类。
三相类即《五相类》一书之异题,自元代俞琰起认为应为《三相类》。杨慎古文本及其他白文本多如此。俞琰《席上腐谈》卷下云∶“《三相类》者,太易也,黄老也,炉火之事也。三者之阴阳造化,盖相类也,参即三也,同即相也,契即类也。”朱元育注《参同契》云∶“然则御政也,养性也,伏食也,总括三则曰三相类,一言以蔽之,则曰大易性情而已。盖日月为易,只是坎离二物,一阴一阳,一性一情,究不过身必两字,更能以中黄真意,和合身心两者归中,便是冒天下之道。黄老之所养,养此而已;炉火之所炼,炼此而已。此其所以为《三相类》也,此《三相类》之所以为《参同契》也。”
《易学古籍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