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潮汕伯公由来,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03 10:45 点击:162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伯公由来?

伯公生

每年农历三月廿九是伯公的神诞日,俗称“伯公生”。

潮汕伯公由来,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 - 星座运势

这天,潮州民间有祭拜伯公的习俗。关于伯公的由来,相传其原型是四千多年前的伯益。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舜任命他为虞(古时官名),专管山泽中的草木鸟兽,又令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

后来,伯益为禹所重用,帮助禹治水立了大功,被选为禹的继承人。

禹去世后,禹之子启违反之前的禅让制度,独自继承王位(准确说是部落首领)。

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伯益为启所杀。

伯益虽然无法继承王位,但因他曾掌管过山泽,使山泽得以有效的开发,且辅助大禹治水有功,故人们十分崇拜他。

伯益去世后,人们为使在山野中得以平安无事,便把伯益奉为山神,祈求他弹压野兽,保一方百姓平安。

在山村或山里,山民一般会在伐木烧炭的炭窑旁或果林的山舍里,选择一处风景好的大石树下,搬来石头砌一小庙,供奉伯益,每月初一、十五进行祭拜。

有的山村或平原村庄也会修建感天大帝庙(俗称“伯益公庙”)。

伯益公的塑像端坐在宝座上或骑在虎身上,手执宝剑,象征为民巡山,保护山利。

传说伯益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山中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

此后山中老虎都归伯益公管束,如果没经过伯益公点头,老虎不敢乱食人。倘若老虎偷食一个人,大伯爷就在老虎耳朵上,割下一个缺口作记号,以示警告。

故潮州民间流传着“伯益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谚,比喻人若没有得到权势者的幕后支持和批准,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所以古代的潮州先民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益公庙”,庙内主奉伯益神像,其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后来,伯公庙还由华侨传到南洋诸国。

潮汕伯公伯母是什么?

潮汕的伯公伯母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各地风俗习惯而定,常常听到“伯爷”“伯公”,想当然的认为说的就是“土地爷”,但是,你可知道,伯爷公和土地公居然是不同的神!

那么,传说中的“伯爷”或者“伯公”到底是什么神仙呢?

汕头等地不少人把“伯益公”说成是“伯爷公”,说“伯爷公就是土地公”。此乃“益”与“爷”谐音误读所引起之错。 其实,“伯益公”与“土地公”是不同的神。

“伯益公”即是潮汕地区供奉的感天大帝,俗称伯爷,伯公,伯爷公,老伯公。感天大帝庙遍布潮汕大地,伯爷信仰十分兴盛。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史记·秦本纪》记载是五帝中颛顼的后代,嬴姓的始祖。

相传大禹帝重用伯益,《辞海》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他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启即继王位,与启发生争夺,为启所杀。一说由于他推让,启才继位。”潮汕传说,伯益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山中王”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便产生了“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话。

民众把他称为“感天大帝”。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所以潮汕古代民众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益公庙”,庙内主奉伯益神像,其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潮汕俗话有一句叫做“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是比喻人若没得到有权势者之支持批准,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伯公庙还由华侨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习俗19岁拜土地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